在投资市场的热潮中,一些宣称能进行虚拟货币买涨买跌交易且可提现的 app 悄然出现,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。但这些看似诱人的 app,实则暗藏诸多风险。
从合法性角度看,我国对虚拟货币交易态度明确。2021 年 9 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、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、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、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,一律严格禁止,坚决依法取缔。而那些买涨买跌的 app,本质上就是为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提供平台,其存在本身就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。
现实中,不少投资者因轻信此类 app 而遭受损失。例如,吉先生在 2023 年 4 月 20 日,经朋友介绍下载了一款名为 “BiClub” 的软件,该软件宣称可在其中购买 “虚拟货币”,并能随着 “虚拟货币” 价格增幅盈利。吉先生当日便向软件内充值用于购买 “虚拟货币”,之后觉得软件有问题,随即在软件内申请提现,软件提示 24 小时后到账,可等了 24 小时钱并未到账,且软件已无法登录,最终吉先生共计被骗 2999 元。此类案例并非个例,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渴望一夜暴富的心理,设立线上虚假交易平台。前期通过小额交易让用户尝到甜头,骗取信任,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场。而当投资者想要大额提现时,平台便会以各种理由拒绝,甚至直接卷款跑路。
即使部分 app 短期内允许投资者提现,也不能说明其合法合规。虚拟货币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,价格极易被操纵。这些 app 背后的运营者可能会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虚拟货币价格走势,在投资者大量买入后,人为制造价格暴跌,使投资者资产大幅缩水,而运营者却能从中获利。而且,虚拟货币交易还常被犯罪分子用于洗钱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。投资者参与此类 app 的交易,一旦资金涉及违法犯罪链条,不仅提现会受到限制,自身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,如涉嫌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等罪名。
投资者应清醒认识到,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。任何法人、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,违背公序良俗,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,由此引发的损失需自行承担;若涉嫌破坏金融秩序、危害金融安全,将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。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买涨买跌 app,投资者务必保持警惕,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,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,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,保护自身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